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登入
Menu
首頁
關於弘明
我們的故事
創辦人的弘願
回首來時路
認識弘明
認識弘明
弘明校徽
弘明校訓
弘明精神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
教育目標
教師成長
最新消息
園所介紹
台中校區
大里校區
霧峰校區
草屯校區
南投校區
員林校區
竹山校區
彰化校區
教學特色
弘法教學法架構圖
以品德教育為基礎
以讀經為中心課程
操作及實踐教育
體驗教育
美感教育
注重身心健康
加強親師溝通
活動花絮
親師文章
關於弘明
我們的故事
認識弘明
辦學理念
園所介紹
台中校區
大里校區
霧峰校區
草屯校區
南投校區
員林校區
竹山校區
彰化校區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
教育目標
教師成長
教學特色
九大教學特色
弘明教學法架構圖
以品德教育為基礎
以讀經為中心課程
操作及實踐教育
體驗教育
美感教育
注重身心健康
加強親師溝通
其他連結
弘明高中
台中蓮社
台北弘明幼兒園
首頁
>
親師文章
親師文章
回到文章列表清單
檢視詳細親師文章內容
標題
聆聽
時間
2021/05/17
發布人
霧峰校區
內容
所謂聆聽,就是積極地聽,暫時不表達,用鏡子的形式存在於說話時空。當孩子說什麽,你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孩子所說的,讓孩子聽到並感覺到被聽見了,而且有機會確認自己的心意或想法。聆聽看似消極,似乎父母沒有表達自己的看法,卻能產生下列積極的目的: 促使孩子了解自己,了解深層內在。 父母得以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用心來體會。 促使孩子學習表達内在(包含情緒、需求、想法)。 在聆聽互動中,親子間會產生一種連結感,足以面對各種衝突與變化。 一連串的聆聽,孩子的心會產生許多「是的」,這會帶領孩子逐漸回到寧靜。 父母在一連串聆聽後會跳脱平日判斷的習性,使得在處理孩子問題時,擁有產生超越對立的創造性點子。 父母真誠的表達,能建立一種真誠關係的基底。 聆聽孩子的步驟如下: 1.父母先在心裡做一個決定──至少完全聆聽孩子五分鐘。在這五分鐘,不急著表達,不急著解決問題,就是使用聆聽來了解孩子真正的心意。 2.父母讓自己回到內心平靜的感受(也包括外在時空的調整,例如有個舒適的姿勢,關手機五分鐘……)。 3.父母用以下的句型來回應孩子說過的話,讓自己像鏡子一樣即可: 「你的意思是說…,是嗎?」 「你那時候心裡想…,是這様嗎?」 「我聽見你其實在乎的是…,我聽對了嗎?」 「我感覺到這裡你有個重要的需求,你需要…,是嗎?」 「你感覺…,是嗎?」「…讓你覺得…,是嗎?」 「你想要…,是嗎?」 「你一方面覺得…,同時又覺得…,是嗎?」 「你有兩個想法,它們是…和…,而你又覺得很衝突?」 「你想要…又想要…,但你又認為不可能同時要到,是嗎?」 「你心裡這樣想…,所以產生了這樣的感覺…,是嗎?」 4.句型後面的「…,是嗎?」是與孩子核對的功能,核對很重要,若聽錯了也沒關係,再來一次就好。 5.父母處理兩個孩子的紛爭,也可以用聆聽的技巧,像鏡子一樣反映: 輪流反映個別的狀況。 反映兩人之間的人際互動。 聆聽時間的建議: 1.五分鐘是建議,對六歲以前的孩子而言,五分鐘差不多。孩子年紀越大,處理的情境越複雜,越需要更長的時間。 2.聆聽不是溝通的全部,只是其中一部分,請參考其他的溝通技巧。
照片
PDF
相關連結
http://